7月14日至15日,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极向上”实践队赴泉州开展“刺桐古城寻文脉,海丝之路续华章”暑期社会实践。
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实践队员们从文物与史料中读懂了闽台同根的血脉羁绊,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繁华盛景。走进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实践队员在观赏提线木偶,聆听南音,体验惠安女服饰制作及关注非遗数字化展区的多维互动中,不仅领略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也找到了用专业所长助力非遗传承的方向。
实践队员张德峰表示,“从非遗技艺到海丝传奇,泉州的每一处都是活态的文化密码,我们将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通过数字化技术留存这些文化记忆,让古城文脉在代码中焕发新生。”
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在搭建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中贡献青春力量: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保护非遗资源,另一方面以青年视角创新文化传播形式,让千年文脉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
(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