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成果落地,助力青年学子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信息工程学院王红雨老师带队前往清流县开展专精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与产学研合作,依托学院在ICT技术、产教融合领域的深厚积淀,搭建高校科研与地方产业的沟通桥梁。
实践过程中,王红雨老师深入氟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及乡村振兴一线开展调研。针对中欣氟材等高企在智能化生产中的数据管理需求,结合学院“工业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优势,提出“物联网传感器+云端算法”的精准监测方案,为企业破解生产流程优化难题提供思路。在乡村振兴领域,他借鉴学院“春晖行动”实践品牌经验,围绕清流特色农产品推广,设计“短视频直播+电商技术”的数字化营销框架,助力当地构建数智销售网络。此外,王红雨还与清流教育部门对接,结合学院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资源,探讨图形化编程课程、机器人创客项目等公益服务落地细节,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科技素养培育。调研中,他与企业技术骨干、乡镇负责人就人才联合培养、技术联合攻关达成多项共识,计划依托学院“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共建实习实践平台。
此次产学研实践是信息工程学院深化校地融合的缩影。王红雨老师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合作项目,推动“论文写在产业一线,课堂搬进生产车间”。未来,学院将持续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以创新链赋能价值链,为清流县乃至三明市的产业升级与教育发展注入信工力量,让产教融合之花在闽西大地结出丰硕成果。
(信息工程学院/供稿)